SE崎岖中国路

发布时间:2006-09-21发布者: 史克威尔艾尼克斯(中国)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对于SE中国来说,它所背负的并不是Square和Enix在业界创立的盛名,而是以初创企业的精神来开拓一块崭新疆土的责任。


  虽然是SE(SquareEnix,株式会社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但SE中国的总经理陈朝勋一直更习惯称这个公司为SEC(SquareEnix China),似乎是有意跟其拥有《最终幻想》(《Final Fantasy》)和《勇者斗恶龙》(《Dragon Quest》)而蜚声业界的母公司保持一点区别。

  “即便说SE在国际上已经有了自己的声誉,在国内我们也必须要重新审视这个问题。我们是一个有历史有经验的开发公司,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国内的路就一定会比别人走得顺畅,因为这里是中国市场,而不是日本和欧美市场,对SE来讲是一个全新的市场和发展方向。事实上,我们更应该谦虚地看待目前已经在中国市场上比较领先的公司,看它们有什么样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而SEC要做的,是努力去贯彻本土化战略,开发出真正适合于中国市场的产品和服务。”谈到目前SE在中国的表现,陈朝勋的回答显得格外坦诚。

       2006年8月,为顺应国内兴起的网游免费模式,SE中国率先对旗下MMORPG产品《魔力宝贝》实施了“双模式”:既保留原有的时长收费模式,同时开通了道具收费服务器(即“时长免费模式”),并推出了虚拟拍卖平台“易拍通网”,方便玩家在整个游戏区域中寻找到自己需要的虚拟物品。不久的将来,SE又将推出自己参与研发的又一款MMORPG游戏《至尊天下》。陈朝勋表示,这是一款与《魔力宝贝》的Q版卡通风格迥异的武侠题材网游,是SE寻求产品多样化的一次尝试。“这些行动其实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我们本地化的诚意,在怎样与中国市场融合方面,我们一直在努力。”

       痛苦的成长

       早在2001年,SE就踏上了探索中国市场的道路。尤其与当时某些仅满足于在中国贩卖游戏知识版权的厂商不同,SE选择了一种更为积极的方式,试图通过与台湾大宇集团合资成立的“网星史克威尔艾尼克斯”公司参与到自己产品的运营和销售的过程来。不过,这条路SE走的并不顺利,在中国它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成长过程。

       2001年,正值中国的网络环境大大改善,用户数量迅速扩大,而网络游戏产业才刚刚起步。当时市场上游戏很少,内容存在极大的稀缺性,所以《魔力宝贝》一经推出就迅速占领市场,并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在半年之内就达到了巅峰状态。据说《魔力宝贝》精美可爱的Q版风格正是网易《梦幻西游》所参考的范本。陈朝勋告诉记者:“当时网星的投资回报还算不错,在收费后短短的几个月内,我们便收回了初期的投资。从这个角度讲,网星那个时候所取得的成绩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当时网星的地位仅次于盛大,本该就此一帆风顺,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在2002年位列第二的《魔力宝贝》,在2003年由于受到九城代理的《MU》的冲击,下降为三、四名。与九城的崛起相反,网星却逐渐落后。当时网星有很好的市场状态和地位,如果它适时地引进新的游戏,很有可能会一举奠定领先地位。无论从品牌还是用户信誉度来讲,包括对渠道的控制以及地方市场的影响,网星都已经相当强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网星并没这么做,眼看着中国网游市场的格局迅速形成,被盛大、网易和九城分割,自己却错失了良机。

  更由于合资公司双方投资人对中国市场、公司的产品、战略以及发展方向等问题上都有各自的想法,从而直接导致双方的分歧。2004年,双方决定分拆网星,同时筹建各自的子公司,SE、大宇都希望可以自己来掌控未来的走向。这段经历已经让SE了解到,中国不再是一个不起眼的游戏市场,这坚定了它亲耕中国市场的决心。

  2005年1月,SE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SEC(史克威尔艾尼克斯(中国)互动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开始全面接手《魔力宝贝》,同时也开始自己在中国新的里程。跟SE在全球的其他分公司相比,SEC的投资额超过了SE在欧洲的投资,跟北美公司旗鼓相当,而其200多人的规模也仅次于日本总部的,由此也可看出SE对中国市场的重视。SE执行副社长、SE中国董事长本多圭司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SEC还处于一个初创的时期,投入才刚刚开始,随着事业的推进,未来总部将会有更多投入。

  垂直整合

   因为进入中国时间较早,又有不少人员也曾参与过网星的经历,所以SEC也可以说是伴随着中国网游市场一起成长的,这使其积累了比其他国外厂商更多的实际经验,其中重要的的一条经验就是要亲自参与产品的运营。

  本多圭司认为,这样的做法可以使公司获得第一手的市场状况和消费特性,为长远的发展打下基础:“现在很多外商把自己的产品交给中国的代理公司来运营,在运营的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很多用户和市场的意见和要求,而它们却不能直接得到,必须经由代理公司的反馈来做修改再返回市场,步骤非常多。而对SE来讲省掉了这些中间过程,从而可以更加了解用户,并且迅速、快捷的满足用户的需求,积累自身的经验。”

  事实上,正是由于这种近距离的接触,使SEC面对国内网游市场的新变化时,可以快速作出反应。当有着5年历史的《魔力宝贝》面对着不可避免的生命周期问题时,SEC适时地更新了运营模式,推出了独有的双模式体系。这其中既有对同业的借鉴,也有SEC对于中国市场的独立判断,通过运营,它们知道用户对时长和道具这两种模式有着不同的需求,而为了稳定和扩大玩家群体,就同时推出了这两种服务。

  当然,参与运营还只是SEC所规划的垂直整合战略的一个开始。陈朝勋告诉记者,SE希望可以实现一个从上游研发,到运营乃至下游的渠道销售的一体化经营,能够在产业链中有一个完整的布局。或许因为进入中国时间的早晚,国外厂商们在现阶段的战略方面会略有不同,但是陈朝勋认为,垂直整合始终是公司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选项。

  在研发方面,SEC正在悉心培养自己20多人完全本土化的研发团队。在陈朝勋看来,一个研发团队的成熟绝非一两年就可以达到的,需要长期的磨练甚至一些失败的教训,所以SEC并不急于要求自己必须要在短期内推出产品。

  在现阶段,与其他有经验的公司合作研发游戏也是SEC提升自身实力的策略,而《至尊天下》就是合作的成果。这款游戏是由国内一家开发公司进行开发的,而SEC则在开发过程中提出修改和改良的意见,添加一些要素,双方通过讨论来达到最佳效果。此外,SEC的研发团队也会承担起对国外引进产品的汉化等工作。陈朝勋认为,要想进步,他们必须经过尽可能多的项目的锻炼。“SE是一个以开发见长的游戏公司,我们比较有信心的是,跟别人比较起来我们在培养团队方面可能更容易会驾轻就熟。”

  目前国内很多游戏公司还停留于“作坊式”的研发模式,往往关键的经验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在人才流动频繁的时候,游戏公司很难将研发实力固化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对此陈朝勋强调:“作为一个有经验的研发公司,它必须有自己的一套规范化开发模式,也就是说在开发过程当中能够形成规范化、流程化和模块化,使经验能够很顺利的传承,那么这样就不会因为某位关键人物的出走就对公司的研发实力造成危机,而这就是SEC目前在努力的方向。”

  本地化急行

  当被问及《魔力宝贝》的经营状况时,陈朝勋不假思索地回答“中游”。对于SEC目前在中国网游业内的位置,他也坦率地表示同盛大、网易、九城这些国内领先的第一阵营的厂商相比,SEC也还“够不上”。

  这家在欧美和日本市场风光无比的公司在中国似乎依旧扮演着一个不大相称的角色。也正因为如此,SE对中国市场才有更多的期望。本多圭司表示:“首先作为一家老牌的游戏厂商的子公司来说,我们的优势是有很多好的产品,理应加以利用。但作为一家在中国的新公司来说,SEC要想在中国实现自己的价值,必须去不断地创业和冒险,依靠自己的力量强大起来。”

  实际上,在SE的全球化布局中,SEC的任务是非常清楚而简单的,就是落实本地化战略,为中国的网游市场做出适合的产品。同时因为所面对市场的特殊性,SEC也具有更为独立的一面。据了解,目前SE的1000多名研发人员目前都集聚在东京本部,而欧洲和北美公司都以销售为主,后者兼顾运营。而SEC则是子公司唯一对研发和运营都作了大幅投入的一家。同时,SEC也不是简单执行完成总部指定的任务,陈朝勋言道:“我们会更积极地向总部提案说什么样的业务才是适合于国内的,对于中国市场和公司发展,SEC被赋予了相当大的自主性。”

  面对中国市场,SEC在网游业务方面的战略被陈朝勋概括为两点,除了加强自身研发实力之外,尽快丰富产品线也成为了迫切的任务。据了解,SEC于今年5月推出的3D MMORPG游戏《树世界》在公测之后被认为还有一些地方需要修改而没能在国内市场上市,SEC手中运营的产品只剩下《魔力宝贝》一款。SEC当然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随着《至尊天下》的上市,它会加快引进和研发新产品的步伐拓展市场,也会尝试多元化的产品风格如武侠类和休闲游戏。

  陈朝勋透露,明年SEC将会推出多款产品,其中也会包括一些重量级的作品。但是,尽管SEC目前的市场状况并不令人满意,陈朝勋却也并不指望凭借某一款产品而使公司“一炮走红”。对于《至尊天下》,他最关心的是这款游戏能否替公司未来的产品发展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毕竟SE进中国不是为了谋求短期利益,我们必须要好好的思考公司未来的发展一步步的去完成目标,接下来再想别的。”

  在未来的三年之内,SEC的目标是搭建一个数字娱乐平台,除了游戏之外,还包括数字音乐、动漫及其他的电子音像出版物等,但游戏还将是其主要业务。谈到未来发展,陈朝勋表示在网游领域,三年之内的大局已定,外商此时很难有话语权,主导市场发展的还将是一些本地企业。“不过之后就很难说了,我们都可以看到中国网游市场充满了变数,三五年之后的技术平台的发展和产品趋势是什么现在恐怕谁也很难说,这种未知对于每个厂商来说都是一个公平的机会,只要抓住了就可能会一跃而起,当然SEC也是很有希望的。”


来源:《互联网周刊》2006年9月18日 第32期

《互联网周刊》记者 张瑜